爱游戏平台首页
你的位置:爱游戏平台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贝达喹啉耐药与耐药诊断的研究进展
贝达喹啉耐药与耐药诊断的研究进展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00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贝达喹啉耐药与耐药诊断的研究进展

文献解读

贝达喹啉

贝达喹啉(Bdq)是一种二芳基喹啉化合物,是用于治疗RR-TB和MDR-TB的新型抗结核药物。自从批准使用以来,Bdq可明显提升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。

与传统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相比,含Bdq方案毒性较低、疗程更短、治愈率更高,进而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。然而,随着Bdq的广泛使用,Bdq耐药发生及其临床监测也逐渐成为结核病临床治疗广为关注的问题。

展开剩余74%

Bdq的基因型耐药诊断

Bdq的表型耐药诊断

1、固体比例法DST

2、液体DST方法

3、微量肉汤稀释平板DST法

Bdq的基因型耐药诊断

抗结核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通常通过PCR基础上的Sanger测序或商业化试剂盒进行。

为了检测Bdq耐药性,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检测几个关键基因,包括atpE基因、mmpR5基因和pepQ基因。靶向深度测序较全基因组测序更敏感,可检测到更多低水平的基因突变。

Bdq耐药的分子机制

分子机制

01

ATP合酶编码基因的突变

ATP合酶c亚基的编码基因atpE的突变是导致Bdq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,该基因的突变可阻碍Bdq与ATP合酶的c亚基结合,从而减少H+转移和ATP的生成。

02

MmpS5-MmpL5药物外排泵的过表达

当Rv0678突变时,可能导致MmpS5-MmpL5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增加,使得细菌内的药物水平下降,从而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Bdq和另一种抗结核药物氯法齐明产生低至中度耐药(最低抑菌浓度增加2-16倍)。

03

其他

已有研究表明pepQ和Rv1979c(可能编码渗透酶)的突变可能与Bdq耐药相关。

总结与展望

Bdq作为抗结核新型药物在治疗RR-TB和MDR-TB上表现出显著疗效。然而,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加,Bsq耐药问题也日益凸显,现有的耐药诊断方法如快速耐药分子检测技术、靶向NGS和WGS等分子诊断技术,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具有显著潜力。尽管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挑战,但其不断改进的检测方法和扩展的应用范围,将有助于在未来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,为抗击耐药结核病提供更加可靠和快速的解决方案。此外,通过深入研究Bdq耐药分子机制,并开发有效的耐药分子诊断方法,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Bdq耐药,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。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提高检测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,降低设备和技术要求,并加强对Bdq耐药的动态监测和管理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期待在将来能够开发出更加快速、准确的Bdq耐药检测工具,为结核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,为广大结核病患者减轻痛苦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